July 6, 2015

  • 禮不可失(二)

    現代教育注重創意、高科技應用、爭取驕人的成績(為的是利祿),理想是追求個人自由平等、人權、公平、公義(都是自己定義的)等,更以批判前賢、異見者為己任。由於甚麼都以自己為出發點,異己者沒有了生存空間,口誅筆伐、批判奚落無日無之。現今普遍年青人存在這種性格和心理,更經常付諸行動,相信現今的教育工作者有深刻的體會。

    傳統的禮教沒有現代人的功利,學習經典的原旨是怎樣處理好人我的關係,人際關係處理不好,生活便立刻出現困境了。學儒家經典有何好處呢?試讀<禮記.經解>一段:「孔子曰:入其國,其教可知也。其為人也,溫柔敦厚,詩教也;疏通知遠(通達而博古),書教也;廣博易良(爽快而和平),樂教也;絜靜精微(清靜而細心),易教也;恭儉莊敬(謙遜而莊重),禮教也;屬詞比事(善用設詞舉例判斷是非),春秋教也。」細看六經的教化意義,表現於學生有諸內形諸外的深思謹慎、應對得體的修養及行為,那裏有現今學生唯我獨尊的狂傲態度。不要說整個社會,在學校裏,能表現溫柔敦厚、恭儉莊敬的學生寥寥可數。那些被栽培成為社會精英、專業才俊的學生,很快就傲慢自私,看不起人。我覺得這是教育的失敗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的情操不知那裏去了。

    現代人刻意地迴避,甚至廢除禮教,尊卑不分據說就是平等公義,子女對父母、學生對師長、平民對官員時常頤指氣使,你是老師,會用心去教一個囂張跋扈的學生嗎?我是平凡人,情願把耐心精力投放在尊師重道的學生身上。

    遇見無禮的人,我只有迴避,因為已沒有了溝通討論的基礎,惡言相向只顯示自己缺乏禮教,且把事情弄得更糟。當然,被譏為懦夫犬儒是免不了的,但能回到和平寧靜的世界生活,不單快樂,且不孤獨(德不孤,必有鄰)。

Comments (2)

Comments are closed.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