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ly 5, 2014

  • 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

   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,世俗亮起了「贏在起跑線上」的聲音,意指家長精心刻意安排小孩的生活起居、興趣、交友、學習模式及內容等,認為這樣做小孩的競爭力不斷提升,將來可以高人一等(或多等),名成利就。

    人的志趣、智能體質及人生目標各不相同(如果說人生不公平,第一因要問上帝),不禁要問設定起跑線的意義何在?如果我們沒興趣參與人生競跑(人可以各適其適的生活),為甚麼要艱苦地進行浪費青春的不適己的操練,相反,小孩必須走當下領悟適時變化的成長路,才不致浪費天生我才。一切既定的東西都缺乏適己及應變的能力,畫起跑線就是例子。

    我很尊敬孔子,除了他的文化偉業外,他的奮鬥過程很令人感動鼓舞(是指過程,大家當然可各走適己的路)。孔子在論語中說:「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」(論語.子罕>),我銘記著這句話,常轉化為生活的動力。

    要了解「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」這句話,有必要引用原文(附加語譯及解釋):

    「太宰問於子貢(孔子大弟子之一,言語科)曰:夫子聖者歟?何其多能也?子貢曰:固天縱之將聖,又多能也。   子聞之,曰:太宰知我乎!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」

    語譯:「太宰(官名)向子貢問道:你們老師是一位聖人嗎?他怎麼有那麼多的才能呢?子貢說:是上天賦予他的大聖之德,又使他多才多技藝。  孔子聽到後,說:太宰了解我啊!我小時候貧賤,所以學到了很多鄙賤的技藝,一個君子(貴族)會學到那麼多技藝嗎?不會的。」

    這則對話由子貢誇讚(有擦鞋成份)孔子開始,他說老師的才技是上天賜予的,孔子卻不承認,認為他能學到鄙賤的技藝,是貧賤的環境造成的。

    讀過<史記.孔子世家>的,都知道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與顏氏女(孔子母親)野合而生孔子的,孔子三歲喪父,十七歲前喪母,故知孔子的童年是很艱苦的(世俗所謂輸在起跑線),但孔子在貧賤時期學會的諸種技藝,卻在仕途中大派用場,孔子做過委吏(倉庫管理員)、乘田(管理牛羊)、中都宰、司空(又稱司工,負責土木工程建設)等,都有政績,全憑他不是尊貴、贏在起跑線上的多乎哉不多也的貴族。孔子適應生活變化,不自怨自艾,學不厭,才能成為偉人。

    我從沒想過做偉人,幹大事業,但孔子「多能鄙事」的精神,鼓舞我幹粗活時特別起勁。年少時做過印刷技工,現在我對紙張、油墨的敏感度比人強;做過管房,清潔及換床單被袋成了強項(似乎很受親友歡迎);現在時常下廚(君子遠離的庖廚),用心去煮,覺得熱廚房另有一片天地。

    真的要感謝先父母沒為自己畫起跑線,生活就憑當下的領悟從適己的體驗中去探索經營;人生底線很簡單,憑良心做事,不做壞人,卑微的存在是我所喜愛的。

     

Comments (3)

  • 所言甚是。香港很多傑出人士都是出生於普通家庭或貧窮家庭。

  • 寫得好, 有道理, 又從高夫子身上學咗嘢。

  • 懂得生活, 善於寫作, 肯於分享的高爺, 真的不得了.

Comments are closed.

Post a Comment